踢腳線的兩種安裝方法
踢腳,顧名思義是腳踢的墻面區域,所以容易受到沖擊。做踢腳線可以使墻體和地面的結合更牢固,減少墻體的變形,避免外力碰撞破壞。另外,踢腳線也比較容易擦洗,擦洗非常方便。
除了保護其自身墻面的功能外,踢腳線還能增加家庭美觀度,因為在地面的輪廓線上,視線總是自然向上落下。在普通裝修中,墻的厚度是5毫米-12毫米或8毫米-15毫米。而踢腳線的安裝方法有暗裝和明裝兩種,各有優劣。兩者有什么不同?選哪個合適?下文為您介紹:
明裝踢腳線:踢腳線明裝是指在墻地面施工完成后,直接在墻腳的位置鋪設踢腳線,把踢腳線伸出墻外;暗裝踢腳線:在墻體的最下方位置設置踢腳線的位置,然后打開溝,將踢腳線放入溝中,施工結束后,踢腳線的表面與墻面處于同一水平。
那種踢腳線到底是明裝還是安裝?這個問題在業界也有很多說法。準確來說,應該從施工難度、住宅風格、施工預算、美觀、風險性等方面來看它們的優劣。以工程難度為例,明裝只是在墻面上安裝踢腳線,不會影響墻壁的結構,施工比較簡單。暗裝需要在墻上確保溝槽,嵌入踢腳線的技術更復雜。墻面可能不是直線,因此需對應開槽,減少誤差,同時也要避免墻壁里的暗線。
以上就是踢腳線的兩種安裝方法介紹,更多信息歡迎點擊我們的官網,感謝閱讀。
上一條: 兩種混凝土工裝墻板的介紹
下一條: 判斷竹木纖維墻板質量的兩種方法